• 浙江大学范晓光:直播也是生产力 加快消费方式转型

  • 发布时间:2020-06-10 02:09 | 作者: | 来源:连云港在线 | 浏览次数:
  •   3月27日电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网络直播瞬间火爆。在各大直播平台上,各行各业都亮出十八般本领,赢得了不错的销售成绩。

      来自抖音的数据显示,截至3月24日,抖音已经收到商场报名直播共292场,完成直播的品牌54家。其中,株洲王府井百货首次抖音直播,销售额超过240万;广州十三行服装批发市场通过抖音直播,单日销售额超日常十倍,达到122万。

      可见,直播已经为中小企业和民众带来了另一种生产和生活方式。如何看待这种现象,中小企业参与网络直播对经济具有怎样的推动作用?针对以上话题,由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与联合主办的“直播与中小企业经济发展”研讨会于3月26日举办,与会嘉宾纷纷发表精彩观点。

      在浙江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范晓光看来,直播也是生产力。早先的直播更多的是以主播主导,是一种情感型劳动。疫情期间,线下的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开展,许多中小企业开始利用直播短视频来复工复产,引导平台建立起新的直播生态,即由情感劳动转向情感和经济劳动等多种类型并存的状态。

      “原来情感型劳动的产出更多的是一种服务产品,而现嵌入生产过程的直播所产出是更加多样性的,不再局限于输出服务。所带的货是实实在在的。越来越多的直播被放在商品的流通中,而传统的中小企业以直播为媒介,拉近B2C的距离。”范晓光说。

      范晓光还指出,在一定程度上,直播短视频也加快了中国社会的消费方式转型。“消费转型对中小企业的产品的市场化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不再是传统的单向度的一方卖一方买,而是强调线上互动在企业和消费者中间的黏合作用。”

      实际上,传统的消费是自我主导,而直播消费中,主播可以把控节奏,引导人们进行消费。他们对粉丝的品牌偏好、价格偏好、款式偏好都起到形塑的作用,消费偏好都呈现出越来越多的共性。对此,范晓光表示:“如果说原来的消费更加的‘碎片化’,现在的消费则呈现出明显的群体化特点,我借用社会分层的术语——结晶化。”

      在这个过程中,中产阶层特别值得关注。范晓光进一步分析称,有钱有闲是直播受众的重要构成。直播不断输出的价值观念,正在点滴地塑造人们的消费观。例如,更多的人愿意花钱去支持扶贫项目,为自己购买在线课程来充电,为健康的生活方式买单。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