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历经耐盐碱水稻品种十年选育 “海水稻”起秧栽插 我市两万亩盐碱地将“变身”沿海粮仓

  • 发布时间:2020-06-16 11:24 | 作者: | 来源:连云港在线 | 浏览次数:
  • (记者 王文) 连日来,我市夏种工作在各地有序展开,包括市开发区、赣榆区等地在内的2万亩复垦盐田也不例外。由市农科院研发培育的“盐田育1号”等耐盐碱品种水稻,又到了栽植时节。种上“海水稻”,科技的力量让盐碱地也开始孕育丰收的希望。

    14日上午,在位于青口盐场的市农科院耐盐碱水稻试验基地,十几名工人正在田里栽插水稻。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来到大田里,接受盐滩的严峻考验。“看起来和普通水稻没什么区别,实际上却是耐盐碱的新品系。”市农科院水稻室主任王宝祥介绍,大家所说的“海水稻”实际上是在盐碱地里培育和种植的耐盐碱水稻品种,并非直接用海水浇灌,因为海水的含盐度达到了30‰以上,一般的农作物根本无法耐受。

    我市作为沿海城市,盐碱滩涂面积较大。为充分利用现有土地,提高水稻产量,从2010年起我市农业科学团队就专注于耐盐碱水稻品种选育工作。经过不断的筛选,目前已有盐田育1号、连鉴7号、连鉴9号等多个耐盐碱水稻品种在试验推广。“青口盐场试验基地的土壤含盐量是在5‰左右,水的含盐量是2‰左右,盐度也是比较高的。我们将常规育种和分子育种相结合,实现了耐盐种质的创新。”王宝祥介绍,这块试验田共有70亩地,市农科院在这里先后种植了近10个耐盐碱水稻新品系。

    “年年淘汰,优中选优,试验结果显示盐田育1号的外延性更强,苗期耐盐性达到了1级标准,超过省定3级的预期。今年我们计划大面积推广种植,并上报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王宝祥说,今年秋季我市将对盐田育1号进行测产和整体评估,预计亩产量在500公斤左右。

    据了解,市农科院是袁隆平院士牵头的“海水稻”研发中心的重要参与单位之一,也是国家首批通过黄淮海“海水稻”生产试验的5个常规粳稻品系之一。我市将利用地理资源优势,开展相关技术研究以及基础应用性研究,为盐碱地开发提供技术支撑和力量,也为全国盐碱地改良贡献港城力量。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