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连云港出台发展数字经济工作指导性文件 经济加数转型 生活因数更美

  • 发布时间:2022-08-22 10:35 | 作者: | 来源:连云港在线 | 浏览次数:
  • 无人智能巡检、数字工厂、智慧交通……近年来,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

    数字经济呼啸而来,对致力于新旧动能转换的连云港而言是不容错失的新“风口”。

    为筑牢数字经济基座,我市出台了发展数字经济工作的指导性文件———《关于全面提升连云港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力争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

    5G应用嘲随处可见

    偏远地区的患者享受到“云端诊疗”,乡村的孩子远程共享优质教育资源,VR互动、AR直播……一个个真实可感的应用嘲,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这些,都是5G带来的变化。仅仅几年时间,我市已经建成5G基站6000个。

    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已经实现中心城区、县城、重点乡镇和工业园区5G基站全覆盖。连云港城市大数据中心(高新区)一期已建成投用,“一带一路”大数据产业园移动云计算中心已竣工。洋井石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二级节点正式开通,在多领域推广使用。“智慧港口”特色形成,生产经营业务处理实现100%信息化。

    根据《意见》,我市将加快推动5G、大数据、第六代互联网等在全市各领域、各行业的运用,力争2025年全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0%,基本建成双千兆城市,规模以上数字经济企业达到1500家,形成1个特色数字产业集聚区、2个百亿级数字化产业集群。

    该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加快布局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壮大数字产业化规模,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促进港城数字经济快速成长。”

    数字经济快速成长

    在市开发区连云港杜钟新奥神氨纶有限公司新建的八期智能车间里,一套自学生产管理系统、自动分拣包装线、智能立体仓库无缝衔接。企业负责人介绍,“智改数转”后,车间生产设备联网率达80%,设备数字化率提高至85%,产品一次合格率提升至97%,能源消耗总量下降10%,年度成本费用总额降低15%。

    近年来,我市积极推动产业园区和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连云港石化产业基地获批中国智慧化工园区试点示范(创建)单位,累计建成省级星级上云企业253家,省级以上工业互联网平台、标杆工厂、智能车间(工厂)38个。

    与此同时,全市网络销售经济快速增长。上半年,全市网络零售额402亿元,全国城市排名第49位,同比增长15.6%,增幅全省排名第一。农业数字化也在改变农业生产方式。上半年,全市农村网络零售额221亿元,同比增长16.3%。

    市工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我市数字经济核心产业不断壮大,上半年全市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分别为75.7亿元、10.03亿元,同比增长31.2%、9.6%。连合供应链、港港通等互联网平台运行良好,平台经济集聚发展效应加速形成。

    全民共享数字红利

    近日,家住海宁小区的王阿姨借助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互联网医院快速实现了专家问诊回访。“过去看病都需要去医院,我们年纪大了,来回跑不方便。现在在互联网医院上,医生就可以问诊开药。之后就能拿着手机到药店买药,非常方便。”王阿姨说。

    王阿姨的感受,只是数字红利的一个点。近年来,我市在创新推出具有连云港特色的“互联网+医疗降”模式的同时,教育、养老、社保、警务、交通、城管、生态环境等服务嘲数字化应用也不断普及,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逐步提升。可以说,“数字+生活嘲”正成为我们生活的常态。

    接下来,我市将加快优化政务体系,提升数字化治理水平。比如在推动社会治理数字化方面,将深入推进“智慧版技防城”建设,强化智慧技防小区、智慧技防校园、智慧技防单元等系统建设,实现“人、车、电、网、像”等数据的多维采集、智能比对、深度融合和广泛应用。探索码证化管理,推广使用与居民身份证号相对应的互联网可信身份凭证和个人、企业信息码,推行公共服务场所以示码、扫码、验码为主要方式的公共服务事项受理、办理模式。加强公共服务领域数字化改造,积极构建数字化生活嘲,推进博物馆、图书馆、剧场等数字化发展和智慧广电建设。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积极开展居民服务“一卡通”建设,推进人社业务数字化转型。(记者 周莹 通讯员 闫莉)

    总值班: 吴弋 曹银生     编辑: 张艺雯     

    来源: 连云港发布

  •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