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灌云小豆丹“擀出”富民大产业 年销售额近10亿元,带动数万人就业

  • 发布时间:2023-01-31 12:54 | 作者: | 来源:连云港在线 | 浏览次数:
  • ?“这20亩地的种虫要让我忙上半个月,在育种室中保持7℃恒温让它们安全越冬,到2月底开始加温,4月初出蛾产卵,就可以开始新一年的豆丹养殖了。”在灌云县侍庄街道马亮豆丹家庭农场,低矮的大豆叶子已经泛黄,农场主马亮正忙着安排工人将钻入土中的豆丹刨出来,放入育种室中。马亮养殖豆丹多年,他的家庭农场也发展到700亩的规模,成为集豆丹养殖、技术培训、回收深加工以及附加值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科技型农场。

    “我们村里有30多户村民也跟着养起豆丹,带动200多名留守妇女、老人就业。下一步,我们考虑延长产业链,做豆丹的深加工产品。”侍庄街道侍圩村党总支书记侍军说。

    正是依托豆丹产业,侍圩村从负债20万元的省定经济薄弱村一步步壮大,去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100万元。2016年,侍圩村选定特色豆丹养殖产业,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村集体和党员大户带头给村民蹚路,一路摸爬滚打。

      “养豆丹的第一年,我们把虫卵放上豆叶后,就让它们自然生长,哪想到鸟、蛤蟆、老鼠都是豆丹的天敌,就连蜗牛都吃豆丹卵,损耗至少80%。”侍军说,想要实现豆丹的规模化养殖,技术支撑必不可少。搞了多年豆丹养殖的“土专家”和江苏海洋大学、扬州大学等“外援”专家、教授合力攻坚,终于攻克豆丹室内育种和反季节养殖的关键技术,让养殖走上正轨,实现一年两季的稳产丰产。

      在侍庄街道侍圩村,崭新的豆丹交易中心紧邻全国唯一的豆丹美食文化产业园。占地5000平方米的中心配套交易大厅、保鲜库、加工生产线、包装间、直播间、停车场等设施,可以满足豆丹销售的产品交易、加工、储藏、运输、直播等需求。交易中心去年6月刚投用,每天早上5时,交易大厅内就开始人声鼎沸,买卖豆丹、豆丹卵的,直播宣传的,加工擀制的……各路人马忙得不亦乐乎。

      豆丹交易大厅旁的豆丹擀制流水线上,41岁的任彩云坐在板凳上,一手拿豆丹,一手拿擀面杖,利落地擀着豆丹。“我一天能擀100多斤,每斤给我四五块钱,2个月的旺季就可以赚上2万多元,现在不少周边村的人都来这里找活干。”任彩云说。

      东王集镇的好日子大酒店采购员徐清一趟就带回500公斤豆丹,“豆丹是灌云人招待贵客必不可少的特色菜,我们酒店一天能用掉50多斤,常常供不应求,得趁着有好货的时候多囤一点。”

      “灌云是著名的大豆之乡,是黄淮海高蛋白大豆的优质产区。豆丹是豆天蛾的幼虫,以豆叶为食,在长期种植大豆的过程中,灌云人养成吃豆丹的习惯。豆丹低脂肪高蛋白,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灌云县作栽站站长伏广成说,“值得一提的还有,灌云大豆和灌云豆丹2个农产品都获得了国家地理标志证书。”

      作为全国最大的豆丹交易集散地,灌云已经形成一条包括育种、养殖、销售、加工、餐饮等多个环节的豆丹“一条龙”产业链,年销售额近10亿元,带动数万人就业。不仅带动当地人致富,灌云的豆丹还吸引河南、山东、安徽等地的养殖户前来学习技术。在灌云反季节豆丹养殖培训班上,70%以上都是外地人,学好技术后,他们从灌云购买豆丹卵,养殖出来的豆丹大部分返销回来,同时也带动山东等地的豆丹饮食文化,灌云豆丹逐步走向全国。(记者 李慧 通讯员夏兴俭)


    总值班: 吴弋     编辑: 马静静     

    来源: 连云港发布

  • 相关内容